凯发注册

凯发注册榜樣
凯发注册
生命接力 愛灑人間——器官捐獻協調員薛瑾 奔走八年 為生命按下“重啟鍵”

 

每一個打進來的電話,都可能是一個求救電話;每一個打出去的電話,都可能成為救人性命的電話。在生與死之間架起橋梁,便是器官協調員薛瑾的工作。出生于1991年的她,是西南片區第一位器官捐獻協調員,也是全國第一批器官捐獻協調員。

奔走8年,目睹過很多生命逝去,薛瑾的眼中沒有疲憊,因為她看到了更多的重生。

 

一葦以航 不負韶華

薛瑾,我院護理專業09級畢業生,是一名性格開朗樂觀、積極向上、全面發展的學生。在校期間,她始終以“全面發展,完善自身”為主旨,在思想、學習、生活、實踐等各個方面都高标準嚴格要求自己。

學習上,她敏而好學,學習成績及專業技能操作均名列專業年級前茅,曾榮獲2009-2010年度國家勵志獎學金、2010-2011年度國家獎學金,同時利用休息時間攻讀了四川大學的護理學本科,順利取得學曆及學位證書。

課餘,她注重對自己的綜合素質培養鍛煉,擔任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主席、分院學生會副主席,體育、舞蹈、書法、寫作等多項活動均活躍着她的身影,被評為了學院“十佳共青團員”,并被成都市高新區授予2010年度志願者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号。

生活中,她具備刻苦專研和創新精神,參加四川省第十一屆“挑戰杯”創業大賽,研發撰寫作品“聾啞人的EM配件”榮獲四川省三等獎。

畢業後,先後供職于成都軍區總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2013年中旬,參加了全國第一屆器官移植協調員培訓,經國家考試,成為了具有資格證的我國首批器官移植協調員。

 

另一種選擇  奔走在生與死之間

2009年,四川省人民醫院建立器官移植中心并完成省内首例器官捐獻手術,但那時并沒有全職協調員,請公證員見證、來回奔走協調直系親屬簽字等事項全靠醫生自己完成。2011年,中心主任楊洪吉向醫院申請配備專職協調員時,恰好被當時在醫院實習的薛瑾聽到,她立刻向楊洪吉毛遂自薦。

勸告悲痛中的患者親屬捐獻器官,這在常人看來是個尴尬又殘酷的角色。一開始,薛瑾遭遇家人反對。“但我就是想試一試。”

 

 

在我國,公民逝世後自願捐獻器官是唯一合法的器官捐獻使用方式。自20103月我國啟動器官捐獻試點工作起,器官捐獻協調員這個新職業便誕生了。聯系“潛在捐獻者”的家屬,宣講有關政策法規,協助完成捐獻手續。……“幫助逝去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這是薛瑾對自己工作的理解。

當上器官捐獻協調員後,薛瑾才發現這個崗位并不輕松。

2012年,薛瑾第一次跟患者家屬溝通器官捐獻。“當時特别緊張,去之前一直在想應該跟家屬說什麼,怎麼說才能讓他們接受我。”幸好,家屬的捐獻意願比較強,薛瑾的第一次勸說還算順利。

但接下來的10多例,薛瑾遭遇連續失敗。“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傳統觀念、風俗習慣、旁系親屬的反對等等。”

薛瑾回憶,曾有一個家庭來了20多名親屬。“這麼多人盯着你,心裡真的很慌。我跟直系親屬在屋子裡談,就看到外面的其他親屬一直朝他們搖手,讓家屬不要捐獻。後來,我發現這個策略不對,我應該一個人直接面對整個家族的人。”

 

因為薛瑾工作的出色,四川省人民醫院認為職業教育的培養在這種特定工作職位中具有優勢。去年6月,醫院在凯发注册護理專業應屆畢業生中,又招聘了5名準器官捐獻協調員。

“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移植手術,不知道誰會捐獻出來,也不知道哪裡會有器官匹配。”薛瑾說,因為器官移植手術幾乎都是突發性的,而且容不得耽擱,因此和移植相關的醫務人員必須随時做好工作準備。

确認器官質量後,5:30買機票,603從醫院出發,6:30到機場,633薛瑾奔跑到櫃台,與機場方面協調器官運營的綠色通道……這就是薛瑾的工作節奏。

 

去年國慶節期間,醫院移植中心50多名醫護人員連軸轉,完成了10台器官移植手術,薛瑾和醫院的另外8名協調員放棄了假期,為手術的順利完成而奔波于各地。“7天假,我沒有一天休息,走遍了省内各條高速,每條高速還給大家進行路況實時播報,有時淩晨實在不行了就直接停在高速路邊上睡覺。”薛瑾笑着說。

 

充當愛的中轉站

 

至今,薛瑾已親自參與協調了四川省人民醫院120餘例公民逝世後的器官捐獻工作,成功完成腦死亡器官捐獻腎移植200餘例、肝移植100餘例。

器官捐獻協調員總是承擔着搭建兩個家庭之間橋梁的工作,也常收獲感恩與感動。

薛瑾說,3年前,雲南一例受體得到來自四川的腎髒供體,起死回生,為表達謝意,這位母親在兩年來的每個周一,每個節假日,都會給薛瑾發來一條微信問候,傳遞她的感恩之情。

 

“若能相遇,我相信這雙眼睛還會認出我!”一位母親捐獻了逝世女兒的眼角膜後,發給薛瑾的這則短信至今讓人動容。在我國,器官的捐獻是無償的,并且對捐獻雙方采取“雙盲”原則,即捐獻方和接受移植方都不能知道對方的信息,他們之間的溝通全由協調員轉達。

“很多捐獻者的親人都會問我接受移植的人過得好不好,他們把對方當成了自己親人生命的延續。接受移植的病人和家屬也常讓我轉達對捐獻者家人的問候。”薛瑾說,器官捐獻協調員是生命的參與者,見證着死亡與新生,同時也是愛的中轉站,傳遞着溫情和希望。

2016年的一天,醫院重症監護室10号病床的患者宣布腦死亡,家屬同意将器官捐獻,肝髒被移植到了同醫院另一位患者身上。12個小時後,受體手術結束,住進監護室,正好被安置在了10号床。

12個小時前,一個生命逝去,12個小時後,一個生命重生,也許那位捐獻者已經被火化,甚至家屬已帶着骨灰盒正在回家的路上,而在這裡躺着的人則會帶着捐獻者的器官延續生命。”站在病床前的那一刻,薛瑾内心澎湃。

 

 

那天過後,薛瑾對生命有了新的感悟。“我們其實是生命的參與者,見證着死亡與新生、絕望與希望、放棄與堅守、欣慰與感動,用他們的生命來感悟自己的生活,好好活着,能夠在身後幫助别人也是一件快樂的事。

8年來,薛瑾成功協調完成器官捐獻300多例,讓1500多名患者和家庭重獲新生。

生命在不同的城市間接力前行,瀕臨死亡的人生也正在重新綻放。

 

    在同學們眼中

    她是學校的驕傲

    是自己的榜樣

    在病人眼中

    她是拯救生命的天使

    是生的希望

    她說

    不盡狂瀾走滄海

    一拳天與壓潮頭

 

XML 地圖